主要观点:
晶圆厂投资有望复苏,半导备专备砥设备中期维度景气度向上
根据ICVIEWS 所统计数据显示,体设题景虽然半导体市场持续低迷,气周期国但2023 年仍将有13 座新的产替产设12 英寸晶圆厂上线。Yole 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全球晶圆厂相关投资约为 8000 亿美元。代驱动国我们认为未来三到五年晶圆代工厂投资将有机会出现复苏,砺前拉动半导体设备行业规模进一步上行。半导备专备砥
中国大陆晶圆厂经营状况逐渐改善,体设题景扩产仍是气周期国中期规划
根据中芯国际公告显示,2023 年Q2 产能利用率为78%,产替产设相较第一季度上涨了10%,代驱动国公司判断23H2 销售收入将好于上半年。砺前根据集微咨询统计的半导备专备砥12/8 英寸产线中,截至2023 年第二季度,体设题景2023 年,气周期国中国大陆12 英寸晶圆代工预估新增产能大约18 万片,8 英寸晶圆代工预估新增产能大约10 万片。
我们认为国内扩产中,国产设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持续升级,行业向上动能显著。
28nm 加速追赶,国内设备企业积极布局
根据芯智讯信息,台积电总裁魏哲家在法说会上表示,高雄厂已动工但会修正投资方向,原本的28nm 投资计划会改成更先进制程。我们认为台积电高雄厂的转向会进一步释放28nm 产能的竞争空间,对于中国大陆的晶圆代工厂而言,28nm 将是可以重点竞争的细分领域。
投资建议
我们认为在晶圆厂投资有望复苏的情况下,设备行业中期景气度向上,同时设备国产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持续提升,国内设备行业向上动能显著。重点推荐:至纯科技、盛美上海、华峰测控、华海清科、拓荆股份、万业企业、北方华创、中微公司、芯源微等。
基于9 月28 日收盘价,SW 半导体设备板块整体法计算的PE 为53.77。
基于各公司2023 年9 月28 日的收盘价:
我们预测至纯科技2023-2025 年对应PE 分别为21.04 倍、16.52 倍和12.50 倍。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;我们预测盛美上海2023-2025 年对应PE 分别为59.85 倍、43.56 倍和37.86 倍。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;我们预测华峰测控2023-2025 年对应PE 分别为49.30 倍、33.68 倍和27.46 倍。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;我们预测华海清科2023-2025 年对应PE 分别为40.19 倍、29.69 倍和21.81 倍。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;我们预测拓荆科技2023-2025 年对应PE 分别为84.65 倍、56.13 倍和43.09 倍。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;我们预测万业企业2023-2025 年对应PE 分别为35.52 倍、28.36 倍和21.84 倍。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;因北方华创2023 年中报利润增长超预期,我们预计公司盈利能力将有持续性提升,调整公司盈利预测:维持公司23-25 年营收199.91 亿元/256.48 亿元/329.06 亿元的预测不变,上调公司 23-25 年EPS 6.55 元/8.78 元/11.32 元的预测至7.52 元/9.64 元/12.46 元,对应2023 年9 月28 日241.30 元/股收盘价,PE 分别为 32.10 倍/25.02 倍/19.37 倍,维持公司“买入”评级。
因中微公司2023 年中报利润增长超预期,我们预计公司盈利能力将有持续性提升,调整公司盈利预测:维持公司23-25 年营收61.62 亿元/80.10 亿元/100.13 亿元的预测不变,上调公司 23-25 年EPS 2.29 元/2.95 元/3.58 元的预测至2.94 元/3.17 元/3.74 元,对应2023 年9 月28 日150.55 元/股收盘价,PE 分别为51.21 倍/47.46 倍/40.22 倍,维持公司“买入”评级。
因芯源微2023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加大,调整公司盈利预测:
维持公司23-25 年营收18.99 亿元/28.14 亿元/38.81 亿元的预测不变,下调公司 23-25 年EPS 2.88 元/4.24 元/5.63 元的预测至1.95 元/2.87 元/3.80 元,对应2023 年9 月28 日132.48 元/股收盘价,PE 分别为68.00 倍/46.20 倍/34.83 倍,维持公司“增持”评级。
风险提示
下游扩产不及预期,国际制裁风险增加。